日常闲聊,请关注我的微博:沈潜随手记
我们做投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泡沫。
最近20年,大的投资泡沫,大概有四次,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2007年国内股市泡沫以及美国房地产泡沫,2015年国内创业板泡沫。
面对泡沫,怎样做选择,这既考验一个投资者的知识、经验,也考验一个投资者的世界观。
具体的选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种选择:巴菲特式
巴菲特的选择很简单:我不参与。
1999年,对于巴菲特来说,是很特别的一年。
因为一直拒绝投资互联网概念股,坚持投资可口可乐这些蓝筹股,巴菲特那年的业绩表现很差。
差到什么程度?
1999年,纳斯达克100指数涨幅101.95%,巴菲特的净资产仅增长了0.5%,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股价逆市下跌19.9% 。
以至于,《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都是「沃伦,究竟哪里做错了?」
巴菲特在1999年的致股东信中,不得不说:“ 我唯一的功课是资本配置, 而1999年我这门功课的成绩是D ” 。
巴菲特在1999年时,还破例做了一个公开演讲,里面特别提到「虽然创新可能让世界摆脱贫困,但是历史上创新的投资者后期都没有以高兴收场」、「根本就不存在新模式,股票市场的最终价格只反映经济的产出」。
当然,做演讲时,巴菲特依然被嘲笑,直到一年后,纳斯达克见顶,互联网泡沫破灭。
二十年过去了,时间证明,巴菲特当年坚守自己的投资原则,不参与互联网泡沫,是对的。
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6.84%,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逆势上涨26.56% 。
2001年,纳斯达克指数下跌8.98%,伯克希尔哈撒韦上涨6.48% 。
1999年年底时,纳斯达克100指数的点位是3707.83,最新收盘价为9623.58,二十年涨幅为160% 。
1999年年底时,伯克希尔的股价是56100美元,最新收盘价为340223.94,二十年涨幅为506% 。
第二种选择:索罗斯式
索罗斯有一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索罗斯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98年时,互联网泡沫已经出现,在此之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已经提醒过大众,要警惕非理性繁荣。
明显的泡沫,自然逃不过索罗斯这种老狐狸的眼睛。
所以,最开始,索罗斯也是看空互联网概念股的,1999年初,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建立了大量关于雅虎、亚马逊的做空仓位。
可市场太疯狂了,1999年互联网概念股继续疯涨,大佬止损从不含糊,索罗斯果断空翻多,可此时,互联网泡沫已经接近尾声,量子基金高位接盘。
2000年3月,纳斯达克触及历史大顶,十六年之后才收复失地。
做空和做多连续失败,这让索罗斯元气大伤,据说量子基金的损失接近50亿美元。
一个月之后,2000年4月,叱咤风云,曾经击败过英国、泰国央行的量子基金,宣布关闭,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泡沫既难预测何时开始,更难预测何时会终结,但毫无疑问的是,当大众意识到买入某个投资品种,就可以轻松赚取暴利时,往往都是泡沫的中后期。
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自己去泡沫里参与一把,然后泡沫破灭时,再跑掉。
我想说,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绝大多数人参与泡沫炒作,都难以善终,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克制住诱惑,在泡沫顶峰时跑掉;也没有几个人在泡沫破灭后,敢于果断止损。
连投机大师索罗斯都是如此,更何况我辈普通人。
我的选择
一直以来,我自己做投资的原则都是,以安全的价格,买自己能看懂的股票和基金。因此,我不会主动参与各类泡沫炒作。
但我会珍惜各类泡沫带来的投资机会。
一方面,当出现大规模的泡沫时,市场上就会有不少错误定价,这些机会安全边际很高、收益也很可观,是低风险投资者的盛宴。
举两个栗子。
2007年时,无脑打新股,全年也会有20%至30%的收益率,如果使用一些套利技巧,收益还要比这高得多。
2015年时,安心投资分级基金A类,也会有20%至30%的收益 。
最重要的是,这些机会的风险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低。
另一方面,当泡沫破灭时,往往会泥沙俱下,好公司也会受连累,2015年股灾时,格力、茅台、腾讯这些公司也是大跌,这种错杀,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是非常好的买入时机。
股市中,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投资」和「赌博」要分清楚,把「赌博」当成「投资」会很悲剧。如果执意一定要赌一把,那么,请一定要做好愿赌服输的准备,千万不要因此连累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