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没有更新,我可以解释,请听我说。
也不全是因为懒。
你知道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一个“不可能三角”。意思是公众号不可能同时完成三件事,分别是:
1、免费;2、高质量;3、经常更新。
看到这个可以说是继广义相对论之后最伟大的科学结论后,我激动的拍案而起:终于找到不更新公众号的理论依据了!
从那以后,有了理论支持的我彻底自由飞翔。因为我很清楚,对学习好、颜值高的你来说,免费和高质量当然更重要。每天收到的强行拼凑的垃圾信息已经够多了,不可以再增加了!
所以,你当然可以理解并且全力支持我的更新频率,是吧。
关于主动基金
踏踏实 实的
前几天看知乎,首页推给我一位知乎基金大V的回答。他的文章中开宗明义连呼三声:“不要买指数基金!不要买指数基金!不要买指数基金!”文章中,分析了多年以来指数没怎么涨,而某些主动基金涨了多少多少的论据,最终得出了上述结论。
一瞬间我以为自己患了阿尔茨海默症。连忙打开几个投资账户看了看资产额,这才放下心来。还好,我的指数基金是真的给我赚了这么多钱啊。
众所周知,我这个人非常非常包容。我从不会因为自己绝大多数资产都投资指数基金而看不起甚至反对投资股票、主动基金甚至私募等等投资方式。我始终认为,一个品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作为投资者,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纷繁芜杂的投资品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品种,用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去投资。
小迪很好、丫丫很好、颖宝很好、大幂幂也很好,但是唯一不好的地方在于,她们不适合你。最适合你的人就在你的身边,对你这个个体来说,你身边的人,就要比她们都要好上1000倍。
说回主动基金。
如果你能确定几个关键点,就适合投资主动基金。这些关键点是:
第一,你要确定哪些主动基金是好的。
现在全市场非货币基金共有9500只,非货币非指数基金有8000只。要知道,现在全市场股票也只有不到4000只。可以这么说,你选择到一个未来表现好的主动基金难度要比选到一个好股票高一倍。
然而指数基金选择就简单很多了。你需要关注的指数不用超过20个,相关联的指数基金算上增强指基也不用超过50只。
第二,你要确定过去表现好的主动基金未来还会好。
有朋友说,我选择过去表现好的基金可以吗。倒也不是不可以啦。但是你要确定几个问题:
这只基金今年好,明年还会好吗?要知道,每年的冠军基金,无论是公募私募第二年都大概率会落到倒数;
这只基金过去十年表现不错,未来十年还会延续辉煌吗?尤其是当它:规模越来越大;换了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恰好不再适合未来十年的市场……
好了,我来告诉你我要说的投资主动基金最关键的一个缺陷是什么,那就是:
不确定。
你知道,当一个系统越复杂,变量越多的时候,这个系统就越脆弱。主动基金的问题就在于决定它成绩好坏的环节过多。有时候过去的成绩好你并不知道它的基金经理是运气好还是实力强,你也不知道这个实力强的基金经理明天还会不会继续管理这只基金。总之,一切都是未知。
不确定,是投资的大忌。所以,对于我来说,指数基金要好多了。
指数基金如此简单、透明、确定,让我爱不释手。
我可以用系统的方法知道某个指数贵不贵,有多贵或是多么便宜。这样,我就可以决定自己买还是卖,买卖多少;
我可以在自己的资产配置中配置指数基金后,清楚地知道自己权益类仓位占比多少。比如我配了50%指数基金,那我就清楚的知道我有50%的A股仓位。这样A股上涨5%的时候,我就知道大概自己能赚2.5%。那么在底部我就可以买够筹码,等待赚钱。而不是因为买了50%主动基金,基金经理又将仓位降到了50%,这样我以为自己有50%仓位,其实只有50%*50%=25%……
是的,这是为什么进行指数基金投资极其关键的一环:
指数基金只是一个工具。它是完成你资产配置的工具。你可以用50、300表达你对大盘股的喜爱;可以用信息、科创表达你对科技股的偏好;可以用医药、消费完成你对这些长牛板块的配置。
不仅如此,你还可以精确的控制这些你最爱品种在你的资产中占据多少比例的仓位!这难道不比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主动基金今天持有什么品种,熊市底部、牛市顶部、下个季度会怎么操作好太多了吗?
指数好多年涨幅不好,不是因为没有涨,而是暴涨暴跌以及指数编制不合理而已。只要你能稍微控制情绪,那么利用暴涨暴跌就可以在指数基金上赚到大钱。
相信我,在股市赚钱或者赔钱,大概率不是因为你买了指数还是主动,而是因为你牛市入场,熊市出场。
所以,你的蜜糖,也许就是他人的砒霜。长期看,一定有20%-30%的主动基金表现会比指数强。即使你能在指数基金上低买高卖,也一定有10%-20%的主动基金长期表现更好。如果你能够找到这些在未来表现出色的10%-20%主动基金,那么你就适合投资主动。否则,被动指数投资是很适合你的。
当然,谁更适合你,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不要听我说,也不要听别人说,自己思考,自己尝试。另外,谁规定不能在投资主动的时候买点指数,不能在投资指数的时候投点主动,对不对?你又不是真的穷的只剩100块了……
最终你会发现,相比投资主动还是被动来说,建立你自己的投资体系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金融投资大多数时间是无聊的
jhakfjhkfhakjfha dlkjhsjfh aksdfhjh
这个世界每天都发生很多事对不对。有好事,有坏事。很多朋友本来并不关心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什么GDP/CPI/PMI/工业增加值/M2/进出口额/汇率……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谁能想到,开始投资股票或者基金后,硬生生的变成了经济学专家。大到宏观经济国家全球经济走势,中到行业发展,小到微观企业甚至鸡蛋猪肉豆粕每天价格变化,无一不关心,无一不精通。早上关心美国总统又说了什么,晚上关心联播里面ZZJ会议精神……
年底一算收益:又赔了!
哥们儿,听我一句劝:可以,但没必要。
你操心的太多了。做个投资,买个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基金,真没必要操这么多心。大概的底部区域建好仓位,关上账户风花雪月。涨起来了定期平衡,顶部区域大幅减仓,关上账户风花雪月。跌到有价值的区域开始建仓,底部区域大幅加仓建好仓位,关上账户风花雪月……
一年里面,操作的时间,长线布局加上波段条件单设置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然后你会发现收益率远超过天天因为利好利空追涨杀跌。这个世界每天发生很多事很重要,但你根本判断不出来它会怎么影响你持有的品种。没事别乱动,让你的品种好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香吗。
现在就是交易的无聊的时间。波动不够大,波段也没得做。长线更不用说,上面表格中的利润率加上不断再平衡,会让你感到极度舒适,这时候更没什么好做的。那么无聊的时候,好好去努力工作或者风花雪月啊,大把的青春别浪费呀。
十八岁的花只开一季。
仓位控制的一个依据
踏jh kkk踏实
很多朋友都记得我之前微博上说要把之前的一份内部投资笔记在公众号公布的事情。原来想每天公布一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耽搁了。但这件事还是要做,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先贴一段吧。以后有机会就贴一段,也不是特意挑选的,就是找资料的时候随手翻到觉得还可以就会放上来,希望对你有用。
这篇文章是2017年1月12日写的。下面选取的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段。里面大致的概括了我对仓位控制的一部分依据。注意,只能说是一部分。因为仓位控制虽然与全市场整体估值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完全机械应用。比如上升趋势、下降趋势,以及具体到你个人的因素等,都会对仓位有不同的影响。
另外,文中对于配置品种的描述,我现在也有了新的思考与结论。但为了保持原汁原味,暂不作修改。以后有机会再阐述。
但无论如何,我相信下面这段文字会对你有很大启发。
2017.01.12
……
很久以前,我们简单的将A股历史估值分为8个估值带,每个估值带对应不同的买入卖出额度。然而这还是不够精确。我们继续开发出了五年、十年百分比这个概念。这个数据的引入,可以说将我们的定期投资提升了一个档次,与资产配置融会贯通起来。
这里,再次简要的介绍一下定期买入的原则。
首先是确定仓位。仓位的确定是看全市场估值。要综合全市场PE、PB和加权PE五年、十年数据。对于计划来说,大的原则是:100%-现处百分位,得出应该配置多少仓位。这是适合一般投资者的。比如说,现在全市场估值是75%,那么100-75=25,则一般投资者应配置25%仓位。对于计划来说,用的是更加保守的一种算法:在现处百分位还在50%以上的时候,配置仓位减半。
那么,上面的公式就变成:(100-75)/2=13%。也就是在历史75%的时候,配置13%仓位。当现处百分位回到50%附近,则迅速将仓位补足到接近50%的地方。比如可以补到40-45%。随着估值继续下降,则完全按照1-现处百分比的仓位配置。到了35%以下,则将这个数字艺术性的放大。比如在历史30%的时候,应该配置70%仓位。但可以在这个时候加大投入,配置75%乃至80%。
也就是说,在100-现处百分位这个公式的基础上,估值高的时候保守配置,估值低的时候激进配置。
这是仓位配置,那么,配置什么品种呢?这个无所谓。如果你对股票有兴趣,有研究,可以去买股票。什么股票都可以。不想买股票就去买指数。买什么指数应该一目了然:跌破双均的指数。
跌破双均是个基础,你还要考虑的是相关性问题。比如配置过多180、50、红利就不行。ok,举例来说。这个月我们一定是要买的。为什么,全市场到了75%,我们的计划A股仓位明显不够。那么,买什么?红利当然最低,但有两个问题。第一,与50 180 300相关性较高。第二,没有与之前的买入拉开幅度。
这十几年投资指数,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总结。那就是,如果你想要自己的成本低,千万不要在某个高位大量重复买入一个指数。这样,会让你未来的降低成本之路非常非常困难。一年多前,有大v说要定投“波动性大“的创业板。我当时就表示不认可。如果创业板这样的极度高估指数,在某个高位震荡一两年,那么投入的大量资金可以说将套牢很多年。这个套牢,是很难用未来低位的投入将成本拉低的。一年多过去,如果真的定投了创业板,那么未来可想而知会比较凄惨。
所以,我们任何的买入,都要以估值为基础。
……
好了,相信今天的更新会让你感到过瘾。你终于相信,“免费+高质量+每天更新”不可能三角是真的不可能!
办不到的事情,我、办、不、到!
最后,因为发车文章没有更新收益率以及配置图,在这里更新一下:


ETF拯救世界 | 长赢指数投资
公众号:chinaetfs
微博:ETF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