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学院

向高人学习,少走弯路
—— E学院

一次震惊天下的刺杀行动(中)2020-5-7


一次震惊天下的刺杀行动(上)


书接上文


第三章   刺秦密谋


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漆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哉!”


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使得至前,敢有所道,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纵,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翻译】于是荆轲去见太子,告诉他田光已自杀,意思是不会泄密了。太子丹听后,拜了又拜,膝地而行,泪流满面,好一会才缓过来,说:“我之所以请求田先生不要对外人说,只是不想所谋划的大事因泄密而失败。而田先生竟然以死来表示不会泄密,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啊!”


荆轲坐好后,太子丹避席叩头,对荆轲说:“秦国现在已经俘虏韩王,占领了韩国所有领土。又出兵向南讨伐楚国,向北逼近赵国。王翦和李信的数十万大军,虎视眈眈。如果赵国无法抵挡秦国,则灾祸必将会降临到赵国头上。燕国既小又弱,在军事上经常吃败仗,又哪里能够抵挡秦军的攻势呢!现在各诸侯国都已臣服秦国,也没有谁敢再组织合纵联盟。以我个人的愚见,如果能有一位天下勇士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秦王,以此接近他,趁机劫持他,迫使他将侵占的土地还给诸侯国,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让他归还所有侵占的土地一样,这是最好的结局。如果劫持不了,就趁机刺杀秦王。秦国大将拥兵在外,国内发生动乱,必将导致君臣相疑。我们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合纵诸侯,一举打败秦军。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可我不知道把这项使命托付给谁才好,希望荆卿留意这件事。”


【解读】注意,太子丹的计划是:最好能劫持秦王,强迫他签下契约,归还所有侵占的诸侯国土地;如果不行,再杀死他。


这个计划难度极高,远不是单纯的刺杀任务,而荆轲最后失败的根源就在于此。关于这点,后面会详细说。


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住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翻译】过了好一会,荆轲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才智低劣,恐怕不能胜任。”太子上前叩头至地,坚决请求荆轲不要推辞。荆轲才算答应了。


于是,太子尊荆轲为上卿,让他住最好的地方,太子每天登门问候,供奉丰盛的酒食,配备珍奇的宝物,进献车马和美女。只要是荆轲想要的,一切都顺从他的心意。


【解读】荆轲听完,沉默了很久。但当太子丹把计划全盘托出后,荆轲就是不想干,也已经不行了。上一个听到该计划的好友,已经死了。如果不干,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好友呢?


而后来荆轲对太子丹送的美女珍宝,来者不拒,甚至还主动去要,似乎有点赌气或自暴自弃的成分。既然已经陷进“刺秦计划”中,曾经的志向已无法实现,不如就享受一番吧。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谒之。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翻译】过了很长时间,荆轲都没有要出发的意思。此时,秦将王翦占领邯郸,俘虏了赵王,在占领了赵国全部的土地后,继续向北进军,眼看着就打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太子丹十分惊恐,于是请求荆轲说:“以现在的形势,秦兵很快就会渡过易水,我虽想长久地侍奉您,但时间不允许了。”


荆轲说:“就是太子您不提,我也正要去拜见您。现在前往秦国,没有取信之物就不能接近秦王。从秦国逃过来的那个樊将军,秦王以千斤黄金和万户封地悬赏他的首级。如果能拿到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我携带这两样作为礼物进献秦王,则秦王必定大喜而召见我,那时我就可以劫持秦王以回报您了。


太子说:“樊将军在走投无路时来投奔我,我实在不忍心伤害他,您再考虑下别的办法吧!”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被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曰:“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曰:“今有一言可以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搤捥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刭。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于期首函封之。


【翻译】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去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国对待将军,可说是残忍至极,您的父母和族人都遭到他们的杀戮。现在听说又以金千斤,万户封地悬赏令的首级,您打算怎么办呢?”


樊於期流泪叹息道:“我每想到这些,都痛入骨髓,但是又想不出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


荆轲说:“现在我有一计,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给将军报仇,你看怎么样?”


樊於期屈身向前探问:“什么计策?”


荆轲说:“我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头颅以献给秦王,秦王必定十分高兴而因此召见我。届时,我将左手拽着他的袖子,右手持匕首刺进他的胸膛,这样一来,将军大仇得报,燕国遭受欺凌的耻辱也可以消除了。将军是否有此意呢?”


樊於期脱下一边衣袖,左手抓住右手腕(表示愤慨不平),上前说:“这正是我日日夜夜、切齿烂心都渴望实现的事情啊!今天终于听到了。”遂拔剑自刎。


太子丹闻讯赶来,伏在尸体上痛哭,但也已无可奈何。于是就把樊於期的首级收起来,装入匣中密封保存。


【解读】读完这段,颇感人心之复杂。


为什么荆轲不说出完整的计划?明明是最好劫持秦王,迫使他签下契约,实在不行才刺杀秦王。而荆轲对樊於期只说刺秦,别的绝口不提。这难道不是一种欺骗吗?如果樊於期知道荆轲首要任务是劫持秦王,他还会心甘情愿自杀吗?


就像前面的田光对荆轲一样,也是连骗带哄,让荆轲陷到了刺秦的计划中,无法脱身。而田光自杀前,原文是“欲自杀以激荆卿”,意思就是用自杀来断荆轲的退路,让他无法拒绝太子丹。


还有太子丹,表演的痕迹太明显,眼泪说来就来。把《刺客列传》中关于太子丹的内容单独拎出来,代入去感受,怎么都觉得他不是个“真实”的人,善于表演,也可以说是虚伪。



第四章   易水送别


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卿。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耒,而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翻译】之后,太子丹搜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一个“徐夫人”打造的匕首,用百金买来,令工匠将匕首用毒药淬炼,用人来做试验,只划破一点皮,就没有不立刻死亡的。然后就开始为荆轲准备行装。


燕国有个勇士叫秦舞阳,十三岁就敢杀人,人们都不敢面对面看他。太子丹决定派秦舞阳作为荆轲的助手。


荆轲对秦舞阳不满意,他在等另一个人,想和那个人一起去。但那人住的远,还没赶来,荆轲因此想等一等他。


过了几天,看荆轲还没动身,太子丹以为他在故意拖延,怀疑有反悔之意,便再次催促道:“约定的日子都过了,荆卿是不是不打算去了?如果不想去的话,我就先派秦舞阳去吧。”(这句话很伤人)


荆轲一听也生气了,说:“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我如果去了秦国,却不能完成使命回来,就是个无德无信的小人!我之所以没动身,只是在等一个重要朋友而已。既然您嫌我耽误时间,那就告辞了。”说完,便出发了。


【解读】如果不了解太子丹的计划,就看不懂荆轲说的这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去刺杀秦王,难道还想着回来?


其实,荆轲的主要目的不是刺秦,而是劫秦,强迫秦王签下契约。实在不行,才是刺杀秦王。


另外,荆轲一直苦苦等待的那个朋友,是何方神圣了?史书上没有任何信息,已成千古之谜。


刺秦计划只需要他和秦舞阳两个人来执行,别人帮不上什么忙,多加个人也进不了咸阳宫。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荆轲对秦舞阳不满意,他在等一个更靠谱的人替代秦舞阳。


还有个更重要的疑问,为什么要派两个人去?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刺杀计划都是一个人完成的。刺杀,一击而已。两个人,徒增配合的难度,降低成功的概率。


原因很简单,荆轲执行的就不是刺杀任务,而是劫持秦王的任务。这件事,靠荆轲一个人很难完成。


下文中,荆轲拿着樊将军的首级,秦舞阳拿着地图。匕首在地图里面,可见秦舞阳才是主刺者。荆轲应该是上前抱住秦王,秦舞阳以匕首相威胁。至于秦舞阳当场掉链子,整个计划临时变了,这又是后话。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翻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去送行。到易水河边,祭完路神,然后荆轲就要上路。


高渐离击筑为他送行,荆轲和着节拍唱了起来,乐曲凄凉,在场的人都忍不住落泪哭泣。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接着高渐离的奏乐开始变得慷慨激昂,在场的人都怒目圆睁,怒发冲冠。


之后,荆轲登车离去,没有回头看一眼。


【解读】这一段,司马迁写得太好了!自此以后,易水、荆轲都成为了永恒的文化符号,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更是千古名句。


记得有一年路过易水河,刚好也是寒冬,我特地逗留了一会,脑中不自觉冒出了骆宾王的那首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不禁感叹唏嘘良久,时间不再是障碍,仿佛我也在送行的众人之中。


荆卿,一路走好!


未完待续......

------------------------------------------------------------

布衣书生走天下

作者:布衣书生走天下

公众号:moneylife1818 | 复利人生

微博:布衣书生走天下


文章路径:E学院 » 一次震惊天下的刺杀行动(中)2020-5-7

E学院

上涨赚金额,下跌攒份额 震荡布网格,不懂决不做
cache
Processed in 0.00905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