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老文,讲的是汉字字体,顺便补充一些内容。
比较早的字体,有甲骨文(刻在乌龟壳上)、金文(刻在青铜器上)和小篆(秦朝统一的文字)。
早期字体中,小篆最容易写,文字也很优美。如下图:
相较于金文要刻在青铜器上,甲骨文要刻在乌龟壳上,用毛笔书写小篆要简单得多,笔画也少了一些。
但是,细想一下,要用毛笔把小篆写在细小的竹简上,好像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能把笔画准确写清楚就很不错了。
对于秦汉时期的官员来说,特别是下层官吏,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文字工作,而在细小的竹简上一笔一画书写小篆是很辛苦的。为了方便省事,这些人写字越来越潦草,笔画也是能省就省。
慢慢的,就出现了小篆的简化版:隶书。
在秦代,一般只有管理劳役和囚徒的下级官吏才使用隶书,这些官吏被称为“隶人”,写的字体自然被称为“隶书”。
从“隶书”名字就可以看出,这种字体上不了台面。当时的读书人,看不上它。就像现在有学生用火星文,你肯定也认为他们不学无术,在破坏传统文化。
不过,懒惰是人的天性。隶书写起来比小篆要方便容易得多,渐渐就被所有人接受了。
现在有很多人反对简化字,认为简化字破坏了传统,老祖宗的繁体字丝毫不能动。对于有这种想法的人,只能说他们不懂历史,也没看懂文字的本质。那些他们认为神圣不可变动的繁体字,其实当时只是一群底层官吏,因为偷懒省事而简化出来的。
投资也是一样,学了点皮毛的人,最喜欢搞门派之争。其实门派只是表象,本质心法才最重要。至于招式,要看你的性格,当时的环境,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最后,顺便聊几句《道德经》。
《道德经》的“道德”,是什么意思呢?
“道”的意思,简单说就是规律或真理。中国文化的最高目标,就是悟道。
关键在于,“德”是何意?这是很多人误解的地方。
中国的文字,要懂其真实意思,必须一笔一画去写,才能明白这个字包含的深刻思想。
“德”,首先是个双人旁,古文中表示道路或行动的符号;然后是个十字,意思是遇到了岔路口;再下面,是个“目”字,不是四,最早的“目”都是横着的,后来才演变成竖着写;最后,是一心一意的“一心”。
所以,“德”的意思是,我们一起走在道路上,遇到岔路口,要眼睛盯着前面的道,一心遵循那个道。简单说,就是把“道”搞清楚,然后按照“道”去做事,便是有德。若违背了“道”,就是失德。
把《老子》叫做《道德经》,就是强调一个颠扑不破的逻辑,道在前而德在后。现在网上有人说,《道德经》应该叫《德道经》,实际上就是不懂原文。只要认真读原文,就会发现“道在前,德在后”是老子最强调的一个思想。
今天就聊到这里,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