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老文,主要讲《三国志》,略作修改。
案例一:
《三国志·赵云传·裴注》记载: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意思是,曹军追到了军营,张翼想关闭营门据险坚守,但赵云回营后改为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操以为营内有伏兵,就带领兵马退了。
《三国志·王平传》记载: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
意思是,马谡大意失街亭后,大军溃散,而王平临危不乱,带领一千人擂响战鼓,稳住阵脚。魏将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进逼。
自知实力不够,却要释放烟雾,让敌军以为这里有伏兵,吓退敌人。目的都一样,但赵云和王平的方法刚好相反。赵云是偃旗息鼓,大开营门;王平是鼓声大作,虚张声势。结果,他们都成功了。
都说要以史为鉴,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是学赵云,还是学王平?
死读书的人,会抱着某个案例不放,结果很惨。比如学赵云打开营门,最后敌人很轻松就打进来了;或者学王平虚张声势,也被敌人看出心虚。
他们不知道,赵云面对的是多疑的曹操,所以大开营门;王平面对的是精疲力尽的张郃,所以虚张声势。投资也一样,不要死板的刻舟求剑,要灵活应对。
案例二:
《三国志·李典传》记载: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意思是,一天早上,刘备突然烧掉营房撤走;夏侯惇率军追击。李典说:“贼兵无故撤退,我怀疑一定有伏兵。南边的道路狭窄,草木茂密,不能派兵追击。”夏侯惇不听,和于禁去追击刘备,让李典留下来防守。夏侯惇果然陷入了敌人埋伏,战况非常不利,李典率军前来援救,刘备看见援军到了,才撤退。
《三国志.张辽传》记载: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意思是,孙权屯兵合肥城下十几天,久攻不下。于是他带着十万人撤退,而合肥城守军只有七千人。张辽却果断率军追击,打得孙权大败。
看了夏侯惇和张辽的例子,下次遇到敌军撤退,到底是追还是不追?
李典说的“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如果刘备也是这样想的,岂不是毫无防备?我们追了,不是正好打他个措手不及?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如果刘备是虚张声势,故作疑兵呢?
如果你问手下的谋士,他们会怎么说?肯定一些人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还会有些人说“小心使得万年船,哪有天上掉馅饼”,你该听谁的?
我想说,这些谋士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面对一个投资机会,如果问股评,也会得到类似的两句话,比如“宁可错过,也不做错”和“宁可做错,也不错过”,听着都很有道理,却没有实战意义。
相反,我觉得夏侯惇的做法是理智的。他和于禁去追击刘备,留下李典作为后援。遇到埋伏,有李典的援军,自己只会小亏。而如果刘备真的毫无防备,夏侯惇就彻底赚大了。
总结:
以前推荐过一部电视剧叫《天道》,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小说作者豆豆,后来又写了一本小说叫《天幕红尘》,只是内容有点敏感,应该不会被拍成电视剧。
《天幕红尘》中,主角叶子农最经典的一句话是“见路不走”。可以说,整个小说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
什么是见路不走?
顾名思义,就是看见路不要走。为什么明明看见路却不走?因为你看见的路,是别人的路,你不一定能走下去。
见路不走,就是实事求是,不要拘泥于经验、教条,要根据客观情况,按规律办事。不要刻意和别人一样,也不要刻意和别人不一样。
再看上面的案例,如果你是古代将领,若自身实力不足,想吓退敌军,你是学赵云大开营门,还是学王平虚张声势?若遇到敌人突然撤退,是果断追击,还是不要追,怕有埋伏?
答案就是实事求是,不要看别人怎么做,你要分析客观情况,然后做出最佳的选择。刻意模仿别人,就是教条主义。
实事求是,最大的障碍是欲望,人一旦有了欲望,就很难客观。欲望会主动屏蔽不利的信息和想法。
最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天幕红尘》,相信会对“实事求是”有深刻的理解。
晚安~
------------------------------------------------------------
作者:布衣书生走天下
公众号:moneylife1818 | 复利人生
微博:布衣书生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