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几个碎片化思考。
1、读书。
荀子在《劝学》中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人类历史太长了,思考者太多,你面临的困惑和迷茫,古人也遇到过。可能你思考半天,自以为独出机杼的思路,都是前人已经思考和辩论过的。
就像杨绛先生说的,世上大多数人的问题是读得太少想得太多。与其绞尽脑汁的想,不如多读书。
书有三种:
第一种是宣泄情绪,迎合读者人性的,读起来很爽,但不增长太多实用的知识。比如心灵鸡汤和网络爽文。
第二种是专业书籍,外行读起来辛苦,但对业内人士来说,这些都是常识。对这种书,我不会纠结于细节,大体明白就行了。比如物理,我不是专家,能看懂科普,不被一些民科带偏就行;但投资是我的专业,就不能浅尝辄止,所有的细节都要弄懂。
最有价值的是第三种书,它揭示了某些规律或思维模型,但与主流的常识相悖,甚至你告诉别人,别人也很难理解和接受。而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些规律并运用实践,就是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了。
第三种书太少,若遇到几本,并有缘能读进去,足矣。
2、英语。
最近,有些地方取消了小学英语期末考试,一时间,不少人都在讨论,英语是不是越来越不重要了?
英语是个工具,哪怕不考试,也是有用的。
虽然我国越来越强大,但不可否认,很多最新的研究,还是最先发表在国外。如果你不懂英文,就比别人晚了一步。在投资上,时间就是金钱。越早认知到某个机会,就意味着一大笔钱。
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不同视角的观点,只能在外网的英文上看到。有不少翻译过来的外文书,要么是翻译得一塌糊涂,词不达意,要么是经过了删减。
不是说他们的视角就一定对,他们也有偏见。但多听一些不同的声音,对形成批判性思维是有帮助的,更容易认清世界的真相。在投资上,真相也意味着一大笔钱。
所以,孩子的英文考试是否得高分,考了几个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具有使用英文的能力,发挥工具的作用。
3、焦虑。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帮人们安排好了一切,一辈子是一眼能看到头的,充满着确定性。那时候,物质虽然不丰富,但人不会焦虑,幸福感更强。
现在,我们面对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
比如,你的工作能干多少年,会不会失业?你的投资保值增值吗?哪怕是房产,谁敢肯定未来一定增值?
你和同学都有100万,但他买了某个持续上涨的资产,你持有现金,若干年后,你的本金一点没损失,但购买力下降了。过去十几年房子大涨,很多人就是这样被动变穷的。
确定性,产生安全感;不确定性,就没有安全感,焦虑自然而生。
常有人问,有什么资产可以长期持有?
抱着这种直接拿答案心理的人,迟早会吃大亏。因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只能不断调整方向盘,才能始终走在正确的路上。想着选一个方向,闭着眼睛直接开过去,迟早会出车祸。
处理不确定性,是我们这代人的宿命。
晚安~
------------------------------------------------------------
作者:布衣书生走天下
公众号:moneylife1818 | 复利人生
微博:布衣书生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