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老文。
最近在看《三国志》,突发感想,跟大家聊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与曹军在定军山进行了一次主力会战,即著名的“定军山之战”。此战,刘备获得最后胜利,曹军大将夏侯渊战死。
夏侯渊到底怎么死的呢?《三国志》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记载。
“夏侯渊传”中说,夏侯渊看张郃快扛不住了,把本就不多的兵力,又分出一半去增援张郃,结果自己被刘备突袭而死。这里强调的是夏侯渊爱护部下。
而“张郃传”中说,刘备率一万精兵攻打张郃,张郃拼命抵抗,刘备无法攻克。于是,刘备跑到别的地方放火,夏侯渊带人去救火,不幸跟刘备相遇,在遭遇战中牺牲。
有人可能会说,这写得都是什么玩意儿,太不严谨了,一本史书竟然对同一件事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记载。
其实,这正是史学家的伟大之处。
有个词叫罗生门,说的是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分别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证明或编织谎言,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难以水落石出。
历史也是如此,对同一件事,只要你肯花时间查资料,会看到好几个版本。比如,你去看败退台湾的国军将领回忆录,跟咱们这边的回忆录,对同一件事,讲述上就有很大不同。这是人性。
所以自太史公开始,就有个非常重要的编写史书的原则,叫“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即如果对同一件事,有好几种说法,他不去做判断,而是把各种说法原原本本记录在不同的传记中,让后人自己去判断。
《三国志》和《史记》一样 ,都采取的是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来记录历史。纪传体的优点之一,就是方便记录各种不同的说法。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即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历史,好处显而易见,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但这样的话,对一件事就只能采用一种说法,司马光必须做出取舍。
别嫌一件事众说纷纭,那才是世界的真相。如果某件事你只能听到一个角度,一个说法,要么是你心存偏见了,要么是只有一方在发言,另一方发言被屏蔽或不被允许发言。
读史可以明智,由此可知。
晚安~
------------------------------------------------------------
作者:布衣书生走天下
公众号:moneylife1818 | 复利人生
微博:布衣书生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