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由于内地股市不交易,为了让自己能好好地享受假期,我基本上就不上网了.这段时间除了和亲朋好友聚会外,也看了十余部经典的影片,认真读完了2本好书,总的来说还是过的很开心,也很充实,只是感觉假期的时间太短.股市休市的这段时间,第一财经频道集中播放了31集电视专题片<激荡1978-2008>,看完这个片子之后,我的感触非常深,尤其是从97年接触股市开始,每年发生的一些重大经济事件,在我脑海里至今还保留着很清晰的轮廓.这个节目回顾了很多的财经风云人物,比如海尔的张瑞敏,南德的牟其中,德隆的唐万新,TCL的李东升,华为的任正非等,还有银广夏和庄家吕梁等老股民非常熟悉的人物和事件.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这些叱诧风云的经济人物,如今大都风光不再,比如曾经因整体上市和海外并购曾经倍受媒体关注的李东升,想当年TCL的股价也是逆市中绽放出极为耀眼的光芒,而随着李东升神话的破灭,公司的股票也一度沦落为ST,股价至今还在2-3元区间徘徊.德隆的三架马车也曾在股市称雄数年,只可惜随着政策的变化,唐万新和他营造的德隆帝国瞬间就倒塌了,假如唐万新能再挺一段时间,熬到后来的股改行情,或许现在他仍然是各大媒体吹捧的对象,成与败固然有必然的因素,但很多偶然性的东西也是比较关键的,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运气.通过回顾这些历年的财经事件,我感觉凡是那些善于造势而且爱出风头的企业家,他们的企业生涯往往都是比较短暂的,相反,那些行事低调为人谦逊的企业家,则容易让自己的企业在较长的时间保持良好发展,华为的任正非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一点,也是我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比较看重的.
联想到股市,其实也有很多相同之处.每一轮行情,我们都会认识一些所谓的"股神"和"高手",而这些"股神"往往在下一轮熊市中就销声匿迹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行情火爆的时候,很多人不用动脑,也能取得很好的收益,而且往往是胆子越大,收益也就越高,于是这些取得高收益的人就会认为自己水平的确是很高,再加上媒体的宣传,于是一个个"股神"就纷纷出炉了.在牛市中,经常会有人和我说他一个月赚了多少多少,收益那是相当的惊人,按理说照这样的水平,早就该成亿万身家了,可是过个一两年,回头再问他,居然说根本就没怎么赚到钱,利润在熊市中全给没收,现在重新再来,等到行情恢复上涨之后,又开始为自己赚到的收益沾沾自喜,并四处炫耀,却不曾反思自己为什么炒股这么多年,如此循环往复,资产始终停留在较低水平.最近股市又开始火了,于是我又看到有些股民开始频频展示自己的收益率,也有不少和我比较的,觉得他们比我要强很多.老实说,每次听到或看到这些言论我就忍不住想笑,因为本身我就不会去和别人比较,其他人收益再高对我来说都没什么刺激.另外,每个人买股票的目的不一样,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如果你敢于冒风险,在行情好的时候取得高收益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过我现在买股票首先考虑的还是风险,尤其是资金量越滚越大之后,每一项投资我认为都该格外小心,按我的这种思路,我在股市的投资收益或许比较稳定,但注定不会有太高的利润.尽管我不是什么股市高手,但如果按年收益来计算的话,我想能跑赢我的也不会有太多,而如果以3-5年为期限,总收益能超过我的我估计更少.即便是短跑,那些在我面前炫耀的人也未必能比我强很多,今年我拿了1%的资金进行短线操作,仅运作3只股票收益率也超过了60%,在目前的行情中,要抓几个涨停也不是件难事,只要你胆子够大,不怕你的资金打水漂,就有可能暂时取得高收益.有几个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只拿这么少的资金做短线,我想这应该还是和我的风险顾虑有关系,几年以前我也曾有过短期赚翻番的经历,可是最终下来我也没有太高的收益,相反是价值投资让我的资产稳步增值.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每个月底公布了自己的长线投资组合,但这毕竟是过去式,并不代表他们今后一成不变,投资组合的品种和比例随时都会有变化,比如春节后就有过较大幅度的调整,所以再次提醒喜欢跟风的朋友,希望你们谨慎抉择,理性投资.当然,既然选择了长线投资,也注定要学会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东西,尤其不能拘泥于股价一时的表现,而应该眼光放的远一点.有的股票在1-2年内都不会有起色,而到了第3年一涨就是近10倍,但真正能坚持到最后的则寥寥无几,比如以前的002038和002001就是比较经典的例证.所以,对于做长期投资的朋友来说,只要你对自己投资的品种进行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而且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到底的话应该也是有不错的收益.多年以后,我们再回首如今的这段投资历程,相信肯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