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行情。
今天下午,市场出现快速反弹,这种陡峭的斜率,可能是主动护盘行为。主要通过拉金融股,进而带动整个市场。
这里护盘是对的,因为情绪低迷,很多私募又要触发清盘线,若不拉一下,可能又要出现3月初的那种急跌。
以前,人们以为,机构投资者越多,市场波动会变小;现在看,机构投资者占比多,市场波动一点不小。
比如,去年下半年,很多股票动不动就涨停跌停,主要是量化私募的策略雷同,规模过大导致的;今年以来,市场跌幅较大,很多私募触发清盘线,被迫不断卖出股票,又进一步加速下跌,导致更多私募触发清盘线。
如何解决?
对于机构资金,如果感觉市场不好,需要减仓,但规模太大,卖出又没人接盘,会加速下跌。最好的做法是,买点认沽期权,或者卖空股指期货,做个对冲,然后再慢慢卖股票。
现在股指期货和期权的品种还是太少,未来肯定要进一步丰富衍生品工具。
另外,不少机构投资者并不习惯使用衍生品来对冲。相信被市场教育后,都会学习使用的。
今天,市场另一个特点是,高低切换。地产基建出现回调,而前期大跌的股票出现反弹。
任何趋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上升趋势的股票,它们也会下跌,但只是正常回调,后面大概率还要上涨;对于下跌趋势的股票,它们也会上涨,但只是超跌反弹,后面可能还要下跌或磨底。
稳增长逻辑还在。
2、客观。
听完一方的观点,然后清空大脑,不带偏见的,去听听对立面怎么说。如果只听一方的,哪怕他的论证无懈可击,其论据也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捏造的。
有的问题,若有第三方,可以再听听第三方怎么说。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大数据根据喜好推荐内容,当你认可某个观点后,就拼命给你推相同的内容,导致大众越来越偏激,都感觉自己看到的是真相。
最害怕的是,只听了一方的观点,然后就觉得别人都是愚蠢的,弱智,立场不正,有阴谋诡计。简单说,就是不会换位思考,也不尝试理解对方逻辑,不听别人解释,直接就否定。
3、天赋与努力。
天赋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理性来说,天赋和努力都重要。但在教育孩子时,我肯定会强调努力,而不说天赋。
因为,天赋是无法改变的,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若强调天赋,当遇到失败,你就会认为,失败是因为自己笨,此时,放弃就变得容易。
若强调努力,当遇到失败,你就会认为,失败是因为努力不够,此时,加大努力就是自然的选择。
我们就是强调努力的文化,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今天就聊到这里,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