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市场震荡,依然是上升趋势,只跟随,不预测顶部。盯着20日均线就可以了。 分享两个思考: 1、隋朝。 以前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过对隋朝的吹捧,比如大唐贞观年间,人口、田亩等都没有隋时多。当时觉得挺奇怪的,但没细想。 现在读书多了,自己能独立思考,便会想,这是为什么?既然隋朝那么强,为什么二世而亡? 说几个数据: 隋文帝受禅之时,有户约360万,平陈又得50万户,按每户五人计,全国人口约2050万。 隋炀帝时期,有户约890万,人口约4600万。 唐太宗直到驾崩,全国才380户。 隋朝人口为何会大增?这么快的增长,肯定不是自然增长。 主要原因是,众多隐户被搜了出来。比如,有的平民原来依附于地主,有的在偏远的山村,有的家里有5口人但只登记为2口。这些原来都统计不到的人口,在隋时都被找到,并计入纳税范畴。 再看全国田亩,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但唐天宝十四年才垦田地1430万顷。 这么多田亩,又是怎么来的? 根据汪篯先生的研究,隋朝1亩等于今天的0.782亩,又1顷=100亩。 所以,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相当于今天的40.66亿亩。 截至2015年底,全国耕地面积20.25亿亩,不到隋朝大业中期的一半。要知道,我们的国土面积远大于隋朝,今天的数据还包括东北的沃野千里。 以上数据说明: 隋朝的统治水平高,原来很多逃税的人口和田亩,都被搜罗出来,必须交税了。 另外,很可能存在大放卫星现象。地方官为了彰显业绩,多报治下的田亩数,导致远超实际情况。比如老百姓只有100亩田,地方统计是500亩,那么就要按500亩纳税。 看到这里,隋二世而亡的原因就知道了。 就征税来说,对普通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见得是坏事。比如街头的小饭店,小商贩,就没必要搞太清楚。 2、能源。 旧的化石能源,比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它们来自于太阳光照和地球地理变迁,人们只是把它们挖出来消费。 而新能源,是直接从太阳光和风力中获得能源,它取代了太阳和地球漫长的洪荒之力所形成的能源。 旧的化石能源,对科技要求不高,主要就是挖出来。新能源,是人造能源,对科技要求更高。 发展新能源,对我国意义重大。我国是世界工厂,但我国化石能源主要依赖进口,很容易被卡脖子,而且不少钱都被这些卖石油的赚去了。 比如我国每年需进口5 亿吨原油,如果发展新能源车,可以减少1亿吨的原油进口,那就意味着省下数千亿的外汇。省下的钱,花在国内的发展和建设上,都是巨大的收益,干嘛送给中东的王子花呢? 更重要的是,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在买新能源车,以前买车多少有点崇洋,现在不少人都会选择国产的新能源车。新能源车,是国产汽车弯道超车的机会,是对传统车企的降维打击。 另外,以后汽车都用电了,那么光伏、核电、水电等,就是人造石油,关键是,理论上它们是无上限的。 新能源将改变世界,改变中国,那是个能源极大丰富,空气极其清新的未来。 这波油价的疯涨,将倒逼更多人选择新能源车,也促使国家加快新能源的建设。 其实,石油、煤炭等能源企业,它们也知道将来会被淘汰,长期看需求会减少,所以它们哪怕看到价格飙涨,也不太想扩大产能。因为产能需要几年才能投产,到那时价格可能就跌下来了。正因为它们这样想,这波能源价格的上涨,就不会轻易结束,因为供给一直没有扩大。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这样诡异的场景:新能源高速发展,旧能源价格也涨得很高。 就投资来说,旧能源如煤炭适合趋势跟随,估值低,分红高,企业盈利多;新能源适合定投基金,高估值是隐忧,但长期依然是星辰大海,能走出微笑曲线。 晚安~
------------------------------------------------------------
作者:布衣书生走天下
公众号:moneylife1818 | 复利人生
微博:布衣书生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