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市场跌破2900点,再次触发加仓。下一次是2800点,应该也有可能触及。
有人说,这次肯定跌到2600点,甚至2500点。
一切皆有可能,剩下那几百点就让别人去赚了。2018年最低跌到2440点,但是回头看,在2800点买真有很大问题吗?只要是3000点以下买的,后面几年都是躺赢。
怎么做才有问题?
2018年时,有人在2900点抄底,在2500点忍不住割肉;然后2019年,又在3100点追买,在2800点割肉。这样来来回回的高买低卖,不断亏损。
所以,一定要想清楚,再去做,否则是拿不住的。任何策略都有代价。左侧买入的代价,就是主动买套,几乎不可能一买就涨。
今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信达证券的一份研报,对比了当下与2018年四季度,发现有很多相似性,虽然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也挺有意思的。
公众号对话框输入“1031”可以下载该研报。
先看今年的情况。上半年那波大跌,大盘蓝筹是相对抗跌的,跌幅小于中小创;下半年至今的大跌,大盘蓝筹领跌,跌破4月的最低点,而中小创并未破4月低点。
再看2018年的情况。上证50跌到7月3日就跌不动了,开始横盘震荡。但在12月19日跌破新低,来了一波杀跌。
中证500跌幅极大,在10月18日才见底,随后的小反弹要强于上证50,12月的那波下跌也没破新低。
这种分化走势,在市场中常有发生,抗跌的指数往往就是未来的领头羊。
所以,后面若有反弹,可能中证500、创业板指和科创50等反弹力度会更大,上证50和沪深300的反弹幅度会落后一些。
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不用猜测和纠结,组合持有就行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
不必为将来担心,现在越惨,后面的刺激就越猛。粗俗点说,活人不会让尿憋死,很多利空的因素都会改变。
农民都知道,春天播下种子,要到秋天才能收获。他们不会在春天刚播种时就担惊受怕。我们都知道大盘迟早会涨到3500点甚至更高,问题是,我们能否坚持到收获的季节。
农民不担心,不焦虑,是因为他们不会有不切实际的高期望,也不会有专家在旁边给他们分析消息。所以,最好是降低预期,放长时间,买了宽基就像买了房子一样,先配置着,短期不考虑卖出。
老百姓买房赚大钱,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拿得住,基本上不关心短期消息,更不会频繁操作。很多炒房客亏钱,是因为他们加杠杆了,做的是短线。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若你有不同看法也很正常,投资不用都一致,否则就没有对手盘了。我不想说服你,你也不必说服我。
------------------------------------------------------------
作者:布衣书生走天下
公众号:moneylife1818 | 复利人生
微博:布衣书生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