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市场虽然下跌,但心无波澜,毕竟只是3000点附近。
人在一个环境待久了,会把那里的所有行为习惯,甚至是毛病,都当作理所当然。只有定期不断更换到差别很大的环境,才能发现原来环境的毛病,局限性和问题。
熊市底部的震荡,会让人形成非常不好的坏习惯,养成短视的毛病,甚至自以为英明。在我看来,与其在3000点附近纠结鸡毛蒜皮,不如主动忽略,放眼长远。
这两天,老人和孩子都阳了,操心比较多,对市场的关注自然就更少。也只有当疾病来临时,方知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对新冠病毒,目前的共识是,所有药物都只能缓解痛苦,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战胜病毒。
怎么证明一个药是有效的呢?
若有个网友吃了某个药,然后他的病好了,不能说这个药就有疗效,很有可能是不吃药也能自动好。
科学的做法是,找100个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我们给第一组病人吃这个药,给第二组病人吃看上去一模一样的糖豆。病人不知道自己被分到哪个组,连发药的医生护士也不知道发的是不是真药。
糖豆,就是安慰剂。它并没有效,只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每个病人除了吃的药不一样,别的都一样,这就是双盲实验。
一个疗程后,第一组病人大多都治好了,第二组病人大多都没好转,那么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个药是有效的。但如果第一组病人情况不显著好于第二组病人,就说明这个药是无效的。
这些道理非常简单,是每个当代人都应该知道的医学常识,它能帮我们避开很多坑。
比如,老人花很多钱去买保健品,吃了后总感觉身体变好了,就说明保健品有用吗?个例不说明什么,敢不敢做个双盲实验?
再比如,有人说,10元的矿泉水比1元的好喝很多,那么做个盲测如何?分别倒入两个杯子,不告诉品牌,让不同的人来品,看到底是真好喝,还是价格带来的安慰剂效应。
类似的现象,在红酒中测试过,那些品酒专家无法区分高价红酒和低价红酒。
所以,很多个人亲测有效的经验分享,不一定真的有效,它很可能只是安慰剂。如果你也去照做,很可能得不到相同的结果。
当然,面对一些无法控制,没有特效药和解决办法的情况时,有个安慰剂总比没有要好。如果你的安慰能给人极大的心理暗示,让人有勇气面对困难,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呢?
一点随想而已,愿疫情早日结束,诸位多保重身体。晚安~
------------------------------------------------------------
作者:布衣书生走天下
公众号:moneylife1818 | 复利人生
微博:布衣书生走天下